排污费是地方收费,没有环境税的强制性那么强,地方政府选择性收费也存在不公平的可能性,这种方式还存在征收程度不规范、征管法规强制性不足无法有效震慑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足难以依法足额征收、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造成征收不到位等问题。
目标是到2020年燃煤消费总量不超过2011年水平。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主要包括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城乡生态格局和提升城乡环境品质等4个方面
在地表水方面,《规划》明确宁波市将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和黑臭水体,到2020年,国家考核断面和省控断面好于Ⅲ类的比例分别要高于80%和63.2%。也就是说,到2020年,每10天就有9天的空气质量为优或良。在土壤环境整治方面,宁波将加快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实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防治等。今年基本建成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充换电网络。明年起,乡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纳入监测监管范围,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和信息公开。
目标是到2020年燃煤消费总量不超过2011年水平。《规划》计划,到2020年,国控点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即从每立方米45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36微克;国控点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从82.7%上升到90%。(三)环境监管信息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督促指导各地区加大主动信息公开力度,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指南(试行)》,全面公开建设项目环评、竣工环保验收、环评资质受理、审查、审批政府信息,全本公开环评文件,全文公开批复文件。省级、地市级环保部门在政府网站设立环境违法曝光台等信息公开专栏。微信推送98篇图文,总阅读量340933次,总关注人数达1.8万。
及时审核发布2016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其中,国家重点监控排放废水企业2660家,废气企业3281家,污水处理厂381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21家,重金属企业2901家,危险废物企业1637家,共计14312家。加强政策解读,让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认识了解更为全面准确,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传导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二是公开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开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信息共计68批,涉及项目累计92个。此外,环境保护部不断拓宽信息公开形式,通过政务服务大厅、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渠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政府网站大数据建设,完善搜索查询功能,为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便捷。
一是及时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开通环保部发布微博、微信平台,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形成政府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以下简称两微一端)信息发布格局。围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开展政策解读,有关负责人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核电厂和研究堆许可证条件变更申请批复文件、监督检查报告等监管文件201份。
初步建成全国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在各省级环保部门政府网站公开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加快推进京津冀高架源企业自动监控数据公开工作。随新版网站一并上线运行APP客户端,以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为依托,汇聚环境要闻、政务公开、工作动态、热点专题、信息公开等资源,设有空气质量我与环境与公众互动栏目,让公众实时发布身边环境所见所闻,第一时间获悉最新环保重大政策、法律法规和政务资讯。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受理公示20批,受理项目56个;拟审查公示13批,涉及项目76个;审查公告14批,涉及项目71个。其中,12月31日推送文章《环境保护部通报应急督查情况》阅读量最大,单篇达39万次。
全面公开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自动站12小时均值数据。5.突发环境事件和投诉举报处理。通过公开34个典型案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公众期待。总访问页面浏览量达7.1亿次,总访问人次达9.1千万次,月均页面浏览量近5924万次,月均访问人次近760万次。(一)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实时发布全国主要水系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4项指标监测数据。
日前,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获悉,环保部公布《环境保护部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通过设置公示、公告专版,公开环保政策法规、重要文稿、政府文件、公示公告、环境标准、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等内容,周一至周五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发布《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海水浴场水质周报》。四、拓展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和渠道2016年,环境保护部在部政府网站、两微一端、中国环境报和环境保护部公报等媒介公开财政经费、政策法规、科技标准、总量减排、环评审批、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监察、国际交流、突发环境事件等政府信息的同时,积极拓展主动公开范围。
印发《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方案》(环办监测〔2016〕3号),要求地级以上城市自2016年1月起,按月公开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六、改进措施2016年,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督导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2016年主动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16432篇(见图1)。每月通过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和中国环境报发布12369电话和网上举报受理事项及典型案例。2016年4月,通过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和中国环境报,主动向社会公开2015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3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案例。2016年,环境保护部办理针对我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共6件,比2015年有下降;办理政府信息公行政诉讼案件2起。
每月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公布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以及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和较好的城市名单。组织各地全面统计和分析日常环境监管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全国3200多个环境监察机构实施双随机制度,68万多家污染源和5万余名环境执法人员已纳入双随机数据库,在日常环境监管执法中采用双随机执法40.98万家次,随机抽查发现并查处环境违法问题2.63万余个,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信息公开约15.52万家次。
及时公布民用核安全设备及核安全相关人员资质、核电厂和民用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等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信息。公开群众投诉举报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
环境保护部未向申请人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依法向社会公开重特大或敏感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结论、环境影响等信息。
围绕热点环境问题,开设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题、朝鲜第五次核试验环境保护部辐射应急监测专题、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专题以及六˙五世界环境日专题等(见图3),增强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公开建议提案主办件办理复文231件,公开率达79.1%。全文如下:环境保护部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要求,我部编制了《环境保护部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现予公布。一、加大重点领域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坚持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七、说明本报告电子版可登录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下载。微博发送101条信息,被转发12715次,被评论15769次,阅读总量达100万次。
环境保护部微博、微信2016年11月开通以来,及时传递权威信息,提前发布预警提示、通报督查工作进展和各地应急响应情况。五、规范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行政复议和诉讼2016年,环境保护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99件,全部按规定予以答复。
公开《生态环境十年变化调查评估报告》,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中国环境报公开《环境保护部通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情况》。2016年,环境保护部对1983年以来的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发布《关于废止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废止10件规章和121件规范性文件。